12月26日,暨南大學傳播與邊疆治理研究院和暨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在廣州共同發布研究報告《阻礙交易增加成本破壞產業鏈——美國涉疆制裁對全球棉花產業鏈的影響》,指出美國借口所謂“強迫勞動”和“侵犯人權”制裁新疆棉花對全球棉花產業鏈帶來了打擊和破壞。
暨南大學黨委書記林如鵬在致辭中表示,報告用真實的第一手資料,剖析了美國涉疆棉花制裁對全球棉花產業鏈的深層次影響。
暨南大學傳播與邊疆治理研究院院長鄭亮表示,該研究報告旨在以事實揭示美國基于地緣政治利益實施的制裁破壞了全球產業鏈,而所謂的“強迫勞動”“侵犯人權”不過是美國意圖打擊他國、鞏固霸權的借口。
據介紹,研究團隊歷時3個多月在新疆阿克蘇地區、喀什地區和廣東省的17個縣市進行調研,調研對象包括各地區不同類型的棉花種植戶、不同規模(大、中、小型)和不同類別(民企和國企,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的棉紡織、服裝企業的負責人,并在此基礎上完成了調研報告。
報告稱,新疆棉田播種環節幾乎實現100%機械化,采摘環節的機械作業率高達85%,新疆棉田作業機械化程度高,棉田用工規范,不存在所謂的“強迫勞動”。此外,雇用合同權責明晰,棉田工人權益保障有法可依。
報告認為,破壞中國棉花產業就等于破壞全球棉花產業鏈。中國棉花產業憑借優質的棉花原材料、完善的供應鏈網絡,成為全球棉花產業鏈的中心環節。美國涉疆棉花制裁無疑將對全球棉花產業鏈的各環節造成打擊,不僅損害了全球棉花產業鏈上各國主體的利益,而且在制裁的連鎖反應下,美國進口商和消費者為此承擔著高額的經濟代價。
中國社科院中國邊疆研究所研究員許建英認為,該報告為我們認清美國在涉疆制裁棉花領域的打壓提供了一個重要的參考資料。“該報告通過以小見大的研究視角,反映了美國涉疆制裁的實質和真相。”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副研究員賈春陽說。西北政法大學教授王周戶表示,這份報告采用大量可靠數據揭示了美國企業和民眾也是美國涉疆制裁的受害者,他們的利益同樣因為美國官方的政治行為受到損害。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