鏟土裝車、機器轟鳴,伴隨挖掘機上下翻飛,中歐企業共建、總投資額70億元的富凌食品產業園項目日前在廣州動工。

“扎根近50年,中國已成為集團首要優先市場,我們將繼續尋找新的機會,開展更多領域合作。”談及未來發展,路易達孚集團北亞區首席執行官陳嘉淵信心滿滿。讓這家歐洲企業對植根中國市場充滿信心的,是中歐不斷拓展的廣闊合作空間。

41日舉行的第二十三次中國—歐盟領導人會晤,為中歐未來發展勾畫出亮麗新藍圖:“互利共贏仍然是中歐合作的主基調”“打造合作新亮點”“在疫情防控、應對氣候變化、數字經濟等領域加強政策協調”“助力世界經濟可持續復蘇”……

嚴峻復雜的國際形勢之下,中歐經貿合作持續深化:2021年,中歐貨物貿易額創歷史新高;今年前兩個月,我國與歐盟貿易總值為8746.4億元,增長12.4%,占我國外貿總值的14.1%,歐盟反超東盟重新成為中國第一大貿易伙伴。

盡管東盟、歐盟在與中國貿易規模上的換位,尚難判斷是季節性表現還是一種趨勢,但誠如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所言:“無論如何,這都反映出中歐貿易較強的韌性和活力。”

中國歐盟商會主席伍德克說,中歐優勢互補、相互依存。中國市場已成為許多歐洲跨國企業全球業務的重要支柱。同樣,歐洲市場的機遇也吸引著廣大中資企業。隨著中國改革開放不斷深入,中歐經貿發展潛力巨大。

剛剛過去的3月,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的標志性項目——匈塞鐵路塞爾維亞境內貝諾段正式開通運營,這是中國鐵路技術和裝備與歐盟鐵路互聯互通技術規范的對接,也充分表明中歐共建“一帶一路”合作的基礎日益牢固,合作前景更加廣闊,重要性愈加凸顯。

除了“一帶一路”眾多項目接連在歐洲落地生根,中歐地理標志協定正式生效、中歐班列在歐亞大陸上加速飛馳等結出的累累碩果也有效拓寬了合作領域、確保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為促進世界經濟復蘇增添強勁動力。

作為最大發展中國家和最大發達國家聯合體,中國繼續擴大的高水平開放政策也是促進中歐經貿走深走實的強大助推器。

近年來中國通過深入實施外資準入負面清單、落實好外資企業國民待遇等一系列舉措不斷優化營商環境。中國德國商會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盡管面對疫情等挑戰,中國依舊是德國企業在全球重要的市場之一。2021年,近六成在華德企實現業務增長,超七成受訪企業表示將繼續加大在華投資。

“中歐經貿合作的絲絲暖意正為動蕩變化的世界注入更多穩定性、確定性和正能量。”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家對外開放研究院教授莊芮表示,當前形勢下,中歐雙方應依托現有對話機制,在航空航天、生物、光電、電子、教育等貿易領域加強政策協調,共同把中歐經貿合作的蛋糕越做越大、越做越好,從而造福雙方企業和民眾。

信息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