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重要之年,船行中流,書寫不尋常的一頁。

今年以來,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交織,世界經濟復蘇步履維艱,全球發展遭遇嚴重挫折,中國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風險挑戰更加復雜多變。

砥柱中流,折沖千里。在發展的關鍵時刻,習近平總書記運籌帷幄、舉旗定向:“我們有信心統籌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爭取今年我國經濟發展達到較好水平。”

堅定信心,迎難而上。我們抗災情、促弱苗、搶農時,奪取夏糧豐收;暢循環、減稅費、保主體,穩住經濟大盤。

篤行不怠,穩中求進。我們戰疫情、穩就業、保供穩價,兜牢民生底線;強鏈條、增后勁、持續創新,牢牢掌握我國發展和安全的主動權。

面對復雜嚴峻的國際環境和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在習近平經濟思想科學指引下,我們有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疫情防控取得積極成效,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新成績。

百舸爭流,奮楫者先;中流擊水,勇進者勝。中國號巨輪迎風搏浪心如磐,無懼風浪立潮頭。

穩字當頭、穩中求進——

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經濟企穩回升

2022年中國經濟“半年報”以月度曲線標注,這是一條驚心動魄的V形反轉。

1月、2月開局良好,經濟數據釋放積極信號;3月,國內疫情反彈、烏克蘭危機等超預期因素沖擊陡然增加,經濟運行出現波動;4月,主要經濟指標回落,就業、工業生產、用電貨運等指標明顯走低,困難在某些方面比2020年疫情嚴重沖擊時還大。

“要保持戰略定力,堅持穩中求進,統籌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采取更加有效措施,努力用最小的代價實現最大的防控效果,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站在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節點,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引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勠力同心、迎難而上。

疫情要防住,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

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最大程度保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寧可暫時影響一點經濟發展,也不能讓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受到傷害,尤其是要保護好老人、孩子。”截至720日,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接種新冠疫苗覆蓋人數超2.36億人,其中完成全程接種人數超2.23億人,覆蓋人數和全程接種人數分別占老年人口的89.45%84.5%

堅持科學精準、動態清零,各地區各部門從嚴從細抓好疫情防控,筑牢疫情防控屏障。深圳實施分區分級管理,迅速開展核酸檢測;吉林嚴格落實“四早”措施,推動實現社會面清零;25個省份的5萬余名醫務人員以及軍隊醫療隊員馳援上海;北京深挖細排風險點位,以最快速度阻斷疫情傳播鏈條……截至8224時,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累計報告確診病例229802例,累計死亡病例5226例,我國是世界主要大國中,新冠肺炎發病率最低、死亡人數最少的國家。

經濟要穩住,宏觀政策靠前發力、持續加力,微觀措施加快落地、精準有力。

支持更給力,幫扶更解渴。今年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比上年增加約1.5萬億元,增長18%,增幅為近年來最高;截至720日,全國合計新增減稅降費及退稅緩稅緩費超3萬億元,其中,20005億元增值稅留抵退稅款退到納稅人賬戶,超過去年全年退稅規模的3倍;上半年,金融機構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比上年同期多增6329億元,3項新的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引導資金流向“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等重點領域……政策“組合拳”,多點發力、形成合力。

紓困更全面,落實更高效。對餐飲、零售等5個特困行業企業及17個其他行業的困難企業實行階段性緩繳社會保險費政策;中小微企業失業保險穩崗返還比例最高提至90%,大型企業提至50%;調集人員物資馳援疫情嚴重地區、建立“白名單”保障產業鏈供應鏈暢通,加大對疫情影響嚴重地區的信貸資源傾斜;開展涉企“三亂”問題專項整治……政策“及時雨”,速享盡享、免申即享。

隨著穩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加快落地生效,上半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2.5%,其中二季度增長0.4%,經濟運行企穩回升、穩中有進。

看主要指標,經濟底盤堅實穩固。上半年,我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1.7%,遠低于歐美國家價格漲幅。6月城鎮調查失業率連續第二個月回落,降至5.5%。上半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實際增長3%,快于經濟增速。

看重點地區,市場信心加速恢復。6月,吉林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等多項經濟指標明顯改善,上海經濟總量恢復至去年同期的94.3%。二季度,31個省份中,有26個省份地區生產總值保持增長。15月,全國新設市場主體1151.4萬戶,在較大基數的基礎上實現正增長。我們經受住武漢保衛戰以來最嚴峻的疫情防控考驗,企業預期持續改善。

看內生動力,創新驅動持續向好。上半年,高技術產業投資同比增長20.2%,增速比全部投資高14.1個百分點;15.5萬家高新技術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擁有有效發明專利133.4萬件,同比增長23.4%;清潔能源消費占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同比提高1.3個百分點,新建建筑“綠色化”已超90%,高質量發展動力十足。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難者進。”回首半年,面對內外部階段性、突發性因素沖擊,我國經濟在較短時間內實現企穩回升。這有力證明,中國經濟韌性強、潛力大、活力足,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只要凝心聚力,奮發有為,我們就一定能夠戰勝前進中的風險考驗。

化危為機、贏得先機——

統籌發展和安全,實現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動

備豫不虞,為國常道。

今年以來,國際形勢復雜嚴峻,特別是地緣政治沖突加劇,導致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尤其是糧食、能源價格大幅上漲,中國經濟發展面對的復雜性不確定性加劇。

深刻洞察時代大勢,準確把握歷史趨勢,習近平總書記深謀遠慮,“堅持統籌發展和安全,堅持發展和安全并重,實現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動”。

——抗災情、搶農時,牢牢把住糧食安全主動權。

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我國是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也是人口大國,中國人的飯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今年全國兩會“下團組”,習近平總書記語重心長:“我反復強調,糧食多一點少一點是戰術問題;糧食安全則是戰略問題。”

410日,海南三亞崖州灣種子實驗室,總書記指出,中國人的飯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就必須把種子牢牢攥在自己手里。

68日,四川眉山市東坡區太和鎮永豐村,放眼廣袤田野,總書記思慮深遠:“民以食為天。推進農業現代化,既要靠我們中國的農業專家,也要靠我們中國的農民,我們有信心、有底氣實現糧食安全的目標。”

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諄諄教誨,各地區各部門牢牢守住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底線,克服疫情多點散發、農資價格高位運行等困難,以超常超強的力度促進糧食生產穩定發展。

穩種糧預期,中央財政安排夏糧小麥促壯穩產補助資金60多億元,提高小麥、稻谷最低收購價格水平。

抓促弱轉壯,各級農業農村部門今年累計派出62.4萬人次進村入戶,推動1.1億畝晚播麥普施一遍返青肥、冬小麥“一噴三防”全覆蓋。

推機械化搶收,今年夏收期間,全國投入麥收的聯合收割機超過65萬臺,連續13天日機收面積超過1000萬畝。

環環緊扣抓得牢,天道酬勤助豐收。今年全國夏糧總產量2948億斤,創歷史新高,且全國優質專用小麥比例達到38.5%,比上年提高1.2個百分點。

當前,各地區各部門把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落實“藏糧于地”,加快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上半年建成和開工在建高標準農田7377萬畝。落實“藏糧于技”,持續改善農機裝備條件,小麥機收損失率控制在2%以內;扎實開展種業振興行動,首次審定一批綠色、專用和耐鹽堿小麥品種,把大國糧倉的根基夯得更實。

——增產量、促轉型,保障能源安全清潔供應。

能源安全是關系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全局性、戰略性問題。特別是供電供熱,事關經濟發展全局和社會穩定大局,是關系民生的大事。

從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集體學習時指出,“要立足我國能源資源稟賦,堅持先立后破、通盤謀劃,傳統能源逐步退出必須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的替代基礎上”;到赴山西看望慰問基層干部群眾時強調,“富煤貧油少氣是我國國情,要夯實國內能源生產基礎,保障煤炭供應安全”;再到連線“深海一號”作業平臺時強調,“努力用我們自己的裝備開發油氣資源,提高能源自給率,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習近平總書記對能源安全念茲在茲。

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各地區各部門立足以煤為主的基本國情,堅定不移推進能源革命,多措并舉保障市場供應,能源生產穩定增長。

立足當前,持續提升能源保障能力,能源穩價效果顯現。今年以來,煤炭供應安全兜底,油氣加大勘探開發,電力供應保障有力。上半年,規模以上企業煤炭產量21.94億噸,同比增長11%;規模以上工業原油產量超1億噸,天然氣產量1096億立方米。截至6月底,全國發電裝機容量達到24.4億千瓦,燃氣發電頂峰出力明顯增加。目前,我國居民用電、用氣價格始終保持基本穩定,與美歐等經濟體電力、燃氣價格大幅上漲形成鮮明對比。

著眼長遠,推動優化能源供給結構,助力實現“雙碳”目標。今年以來,我國加快實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動,第一批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區為重點的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已全部開工;優化電網調度,促進風電、太陽能發電多發滿發、能用盡用,上半年清潔能源發電量同比增長12.8%。當前,煤、油、氣、電、核、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多輪驅動的能源生產體系基本形成,綠色發展的大動脈蓬勃有力。

——保通暢、強研發,打造自主可控的產業鏈供應鏈。

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基礎。產業鏈、供應鏈在關鍵時刻不能掉鏈子,這是大國經濟必須具備的重要特征。

429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會議強調要堅持全國一盤棋,確保交通物流暢通,確保重點產業鏈供應鏈、抗疫保供企業、關鍵基礎設施正常運轉。

貫徹落實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決策部署,各地區各部門聚焦暢通交通物流,保障市場主體運行;著力鍛長板補短板,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和產業綜合競爭力。

打通大動脈、暢通微循環,強化物流保通保暢。督促指導各地嚴格落實查驗不勸返、檢測不等待、核酸不重檢、政策不加碼的要求;設置“非接觸式”物流中轉場地;推動交通物流專項再貸款、車貸延期還本付息等政策落地見效……624日,全國高速公路貨車流量達到748萬輛,與2019年同期相比增長18.3%,產業鏈供應鏈保通保暢,支撐有力。

緊盯補短板,著力揚優勢,搶抓轉型升級先機。大力培育先進制造業集群,加快新型顯示、智能光伏、新材料等新興產業發展;實施智能制造工程,大力培育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和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鼓勵產業鏈龍頭企業組建創新聯合體,著力攻克“卡脖子”技術和產品……上半年規模以上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6%,快于全部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6.2個百分點,產業鏈供應鏈提質升級,根基強壯。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回首半年,中國經濟在戰勝一次次考驗中成長。這有力證明,只要貫徹落實好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黨中央的決策部署,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就一定能夠抓住歷史機遇、贏得發展先機。

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

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

我國作為一個人口眾多和超大市場規模的社會主義國家,在邁向現代化的歷史進程中,必然要承受其他國家都不曾遇到的各種壓力和嚴峻挑戰。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就是要在各種可以預見和難以預見的狂風暴雨、驚濤駭浪中,增強我們的生存力、競爭力、發展力、持續力,確保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不被遲滯甚至中斷。”

今年以來,“三重壓力”疊加超預期變化,挑戰前所未有。越是發展承壓,越要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堅定推動高質量發展的信心與決心,在危機中育先機、于變局中開新局。

——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關鍵在于經濟循環的暢通無阻。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只有立足自身,把國內大循環暢通起來,才能任由國際風云變幻,始終充滿朝氣生存和發展下去。”

從完善頂層設計出發。《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意見》發布,全面推動我國市場由大變強;完成反壟斷法修改,自81日起施行;《“十四五”現代流通體系建設規劃》對外公布,推動全面形成現代流通發展新優勢……今年以來,強規劃,促改革,暢通經濟循環的“施工圖”更明確。

以釘釘子精神推進。川藏鐵路建設穩步推進,沿江沿海等交通戰略骨干通道重點路段、廣州深圳等一批樞紐機場改擴建工程加快實施;“東數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啟動,數據中心規模達54萬標準機架;上半年我國新建5G基站42.9萬個,5G基站在移動基站總數中的占比達17.9%,較上年末提高3.6個百分點……今年以來,疏梗阻,補短板,暢通經濟循環的“任務單”更清晰。

——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實現高水平的自立自強是最本質特征。

科技自立自強是國家強盛之基、安全之要。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推動我國制造業轉型升級,建設制造強國,必須加強技術研發,提高國產化替代率,把科技的命脈掌握在自己手中,國家才能真正強大起來。”

看,新型舉國體制彰顯優勢。北京冬奧會26個比賽場館全部使用“綠電”,奧運歷史上首次實現全部場館100%綠色電能供應;“華龍一號”示范工程全面建成投運,我國核電技術水平和綜合實力躋身世界第一方陣……今年以來,自主創新成果更加豐碩飽滿。

聽,自主創新引擎轟鳴神州。人才培養、使用、評價、激勵、引進體制機制更趨完善,科技計劃和科研經費管理改革為科研人員松綁減負,中國特色的國家實驗室體系加快構建,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科技型企業成長壯大……今年以來,國家創新體系更加高效順暢。

——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必須牢牢扭住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遭遇過很多外部風險沖擊,最終都能化險為夷,靠的就是辦好自己的事、把發展立足點放在國內。”

遙望茫茫大漠,和田至若羌鐵路通車運營,新疆洛浦、策勒、于田、民豐、且末等地結束不通火車的歷史,和田地區群眾的出疆路程縮短1000多公里。

俯瞰滾滾長江,白鶴灘—江蘇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竣工投產,線路全長2080公里,四川水電“閃送”江蘇僅用7毫秒,每年輸送的清潔電能相當于南京半年的用電量。

利眼前,惠長遠,重大工程有序推進。上半年,基礎設施投資同比增長7.1%,增速比15月加快0.4個百分點,連續兩個月回升。上半年,發揮投資的關鍵性作用,基礎設施建設“擔重任”。

助回升,挖潛力,促進消費多措并舉。浙江省金華市推出總價值1億元的金華文旅(暑期)消費券,福建省安溪縣落實新能源汽車配套優惠政策,一個月減免購置稅138萬多元……一系列促消費“組合拳”持續發力,6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由降轉升,同比增長3.1%。上半年,夯實消費的基礎性作用,升級型消費“挑大梁”。

——新發展格局決不是封閉的國內循環,而是開放的國內國際雙循環。

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前途命運的關鍵一招。今年117日,在2022年世界經濟論壇視頻會議的演講中,習近平主席擲地有聲:“不論國際形勢發生什么變化,中國都將高舉改革開放的旗幟。”

南海之濱,于海南海口舉行的第二屆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展區總面積達10萬平方米,較首屆增長25%

西北邊境,新疆霍爾果斯口岸,中歐班列跑出合作共贏加速度,上半年新疆跨境電商進出口額同比增長約2.5倍,超去年全年規模;

遼寧沈陽鐵西區,華晨寶馬里達工廠生產線上,機器人巨臂揮舞,150億元總投資創下寶馬在華單項投資之最;

早早鎖定第五屆進博會的新西蘭紐仕蘭乳業,將借助平臺首發新品,公司全球研發總經理羅伊亮出數據,企業在華鮮奶銷售從每周3000瓶躍升到最高每周8萬瓶,是參加首屆進博會前的26倍。“我們的牛奶銷售業績,就是中國高水平開放的生動證明。今年投放到中國市場的高端牧場奶源將增加50%。”

上半年,我國貨物進出口總值同比增長9.4%,實際使用外資金額同比增長17.4%,中國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開放磁力持續釋放。

“滿眼生機轉化鈞,天工人巧日爭新。”回首半年,面對復雜嚴峻的國際形勢和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我們有效應對各種風險挑戰,保持了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總體穩定。這有力證明,當前經濟運行面臨一些突出矛盾和問題,但只要保持戰略定力,堅定做好自己的事,我們完全能夠化險為夷、化危為機,依靠頑強斗爭打開事業發展新天地。

堅定信心、迎難而上——

增強歷史自信,保持戰略定力,堅定做好自己的事

重要之年,時間過半,中流擊楫,中國號巨輪能否劈波斬浪、行穩致遠?

725日,中共中央在中南海召開黨外人士座談會。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強調,綜合判斷,我國發展仍具有諸多戰略性有利條件,我國經濟韌性強、潛力大、活力足,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不會改變。

728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會議認為,做好下半年經濟工作,要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全面落實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要求,鞏固經濟回升向好趨勢,著力穩就業穩物價,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力爭實現最好結果。

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交織,挑戰前所未有,壓力歷史罕見,但時與勢在我們一邊,我國發展仍具有“五個戰略性有利條件”。

——有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我們不懼風雨、矢志不渝。

辦好中國的事,關鍵在黨。堅持加強黨對經濟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是做好經濟工作的根本保證。

回首半年,回望十年,過險灘,闖難關,我們能夠履險如夷,從容應戰,創造彪炳史冊的人間奇跡,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有習近平總書記作為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掌舵領航,在于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指引。

十年如鑒,洞見未來:黨中央權威是危難時刻全黨全國各族人民迎難而上的根本依靠,是中國經濟化危為機、破浪遠行的根本依靠。正如“21世紀社會主義”理論創始人、墨西哥學者海因茨·迪特里希所言,“中國共產黨一直保持先鋒者的性質,執政黨的素質正是中國成功的一個關鍵因素”。

——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我們共克時艱、百折不撓。

回望十年來的風雨兼程:戰疫情、斗洪峰,反貧困、建小康,穩經濟、促發展,化危機、應變局……黨的十八大以來,充分發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辦難事、辦急事的獨特優勢,我們打贏一場又一場硬仗。

回首半年來的大戰大考:我們成功舉辦了簡約、安全、精彩的冬奧盛會,展現了自信、包容、開放的大國形象;我們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進行大上海保衛戰,疫情防控經受住了武漢保衛戰以來最嚴峻的考驗。把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我們奪取一個又一個勝利。

十年如鑒,洞見未來:我國社會主義制度具有非凡的組織動員能力、統籌協調能力、貫徹執行能力,為我們攻堅克難提供了最堅實的保障。

——有持續快速發展積累的堅實基礎,我們迎難而上、底氣十足。

信心源于實力。220多種工業品產量世界第一,我們擁有世界上最完備的工業體系;從“嫦娥”落月、“蛟龍”深潛到“復興號”領跑,我們建造了世界上最快的鐵路、最長的橋梁、最繁忙的港口,全球創新指數排名上升到第十二位。加快邁向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之路,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取得新的歷史性成就。

今天的中國,經濟總量超過114萬億元,比2012年翻了一番多;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總體上保持在30%左右,是世界經濟增長的最大引擎。中國經濟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個小池塘。經歷了無數次狂風驟雨,大海依舊在那兒!

十年如鑒,洞見未來:發展是解決一切問題的總鑰匙。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中國在破解難題中增強活力,在縮小差距中厚植優勢,動力強勁、潛力十足。

——有長期穩定的社會環境,我們守望相助、鍥而不舍。

這是政通人和、安居樂業的中國。大山深處的云南貢山獨龍族,告別天梯,公路通鄉,整族脫貧,“直過民族”一步跨越千年;湘西十八洞村的苗寨,戶戶通了自來水,家家有了新產業……奔著問題攻堅,不讓一人掉隊,“馬上就辦、真抓實干”,中國人的日子越過越敞亮。

這是怡然靜好、欣欣向榮的中國。移動“秒付”,讓中國人率先“一部手機走天下”;家庭醫生,讓村民有了“健康管家”;我們建成全球規模最大的教育體系、住房保障體系、社會保障體系、醫療衛生體系,2021年居民人均預期壽命提高到78.2歲……“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為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奮斗,中國人的生活越來越有質量。

十年如鑒,洞見未來:不斷解決好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人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顯著增強,我們不但已經書寫,還將續寫社會長期穩定的奇跡。

——有自信自強的精神力量,我們勇毅前行、堅韌不拔。

“飛天夢永不失重,科學夢張力無限。”這是航天員王亞平的深情告白。半年來,神舟十三號平安“回家”,神舟十四號再探蒼穹,中華民族在浩瀚寰宇擘畫新的坐標點。

“只要還有一口氣,我就要站在講臺上,傾盡全力、奉獻所有,九死亦無悔。”這是教師張桂梅的無悔誓言。不顧疾病纏身,她扎根邊陲山區,創辦中國第一所免費女子高中,讓數以千計的貧窮女娃以知識改變命運。

“家是玉麥,國是中國。”這是西藏隆子縣玉麥鄉牧民卓嘎、央宗姐妹澄澈的愛。幾十年來,卓嘎、央宗姐妹抵邊放牧巡邏,將國旗掛遍走過的每一條路,踐行了“再苦再累也要守好祖國每一寸土地”的莊嚴承諾。

涓涓細流匯成滄海,片片磚礫構筑長城,以偉大建黨精神為豐厚滋養,中國人民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進一步激發,志氣、骨氣、底氣空前增強,黨心軍心民心振奮昂揚。

十年如鑒,洞見未來:繼續發揚歷史主動精神,增強歷史自信,保持戰略定力,堅定做好自己的事,沒有任何風浪能夠阻擋中國號巨輪駛向更加光明美好的彼岸。

我們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黨和人民一道奮斗出來的。

依靠頑強斗爭打開事業發展新天地,最根本的是要把我們自己的事情做好。

20227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迎接黨的二十大”專題研討班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堅持把國家和民族發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點上、把中國發展進步的命運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實踐為證,圍繞明確奮斗目標形成的團結才是最牢固的團結,依靠緊密團結進行的奮斗才是最有力的奮斗。

時間為證,我們靠團結奮斗創造了輝煌歷史,還要靠團結奮斗開辟美好未來。

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增強憂患意識,堅持底線思維,堅定斗爭意志,增強斗爭本領,以正確的戰略策略應變局、育新機、開新局,鞏固經濟回升向好趨勢,力爭實現最好結果,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信息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