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九銀十”的說法在全球海運業曾經也同樣適用,不過在今年的傳統旺季,海運市場卻遭受陣陣寒流。主要海運航線的運價“斷崖式”暴跌,集裝箱航運分析師表示,在能源價格大漲和通脹攀升的推動下,全球經濟衰退的背景正在拖累航運市場,而這樣的跌勢很有可能延續至明年。這一變化對中國產品、中國企業會產生什么影響? 中國圣誕商品能否按時送到歐洲
最新一期世界4大集裝箱運價指數仍大幅下滑。其中,上海集裝箱運價指數(SCFI)為2312.65點,較上期下跌249.47.點,周跌幅達9.7%,已連續14周下跌。較去年同期下跌50%。此外,SCFI最新一期(9.16)主要航線運價繼續全數走跌。其中,美西、波斯灣、地中海、南美航線跌幅較大,周跌分別達12.5%、16.8%、10.5%與11.7%。
此外,供應鏈平臺機構Freight Waves的數據表示,目前,在洛杉磯、長灘島、鹿特丹等全球知名港口很難再看到數百艘船舶大排長龍等待靠泊的情況。
隨著圣誕季越來越近,許多貿易商開始擔心中國的圣誕商品能否按時送到。漢堡貿易商尤丹表示,疫情前,他每年都要去中國義烏等地采購圣誕裝飾、玩具、自行車等圣誕商品。前兩年因為疫情和供應鏈斷裂,生意受到嚴重影響。今年,中歐海運情況有所好轉,海運價格下降,對貿易商來說是好事。壞消息是歐元貶值,商品價格上漲。好在中國物價未出現歐美那么高的通脹。
“盡管歐洲人現在因為高通脹,消費情緒低落,但圣誕節仍要過,對中國商品的需求仍很大。”尤丹稱,中國商品在價格、種類和質量等各個指標上仍具有很大的優勢。雖然調查顯示,超過2/3的德國公司預計12月份的交貨會出現問題,但他仍認為,按照現在海運的情況,會比去年要好。
需求大幅萎縮致海運費暴跌
什么原因導致海運價格暴跌?復旦大學經濟學院世界經濟研究所教授丁純表示,歐美國家通脹率高企,疊加地緣沖突、能源危機以及疫情,使得航運需求大幅萎縮,這是導致全球海運費暴跌的主要原因。
丁純認為,雖然現在的暴跌是將去年畸高的運價拉回到相對正常的水平,“但這意味著海運運費的天價時代落幕了”。
中國國際海運網首席執行官康樹春指出,供需間的不平衡導致海運運費暴跌。疫情期間由于供應鏈斷裂,部分國家某些物資出現斷供情況,多國發生“囤貨潮”,這也導致去年海運費用畸高。今年由于全球經濟通脹壓力大,需求下降,與此同時,此前囤積的庫存市場無法消化,使得歐美進口商減少甚至取消了商品訂單,“訂單荒”在全球蔓延。
《華爾街日報》認為,由于國際政治經濟局勢的諸多不確定性,在今年的剩余時間至明年,航運費很可能進一步下跌。康樹春表示,從目前的全球經濟形勢來看,海運運費下跌趨勢是肯定的,但跌到什么程度以及何時跌停難下定論。
通脹高企 歐美被迫改變消費方式
據調查,為應對高通脹及經濟衰退,美國人正被迫改變消費方式。
食品是受通貨膨脹影響最顯著的消費品類之一。55%的美國人注意到,雖然價格保持不變甚至上漲,但這些食品的大小和數量正在減少。美國人關注的冷凍食品、肉和面包以及糕點都存在著上述現象。
面對如此情況,美國人正在通過改變消費習慣來對抗通貨膨脹。相關調查的結果顯示,約48%的美國人表示他們在面臨通脹時購買了其他品牌產品,而49%的人表示他們選擇“消費降級”,轉而購買普通產品。低收入和中等收入美國家庭更接受這一選項,分別為52%和48%。另外約有30%的美國人表示他們將被迫停止購買自己長期習慣使用且喜愛的品牌的商品。
而在德國,由于物價大幅上漲,許多德國人不得不勒緊褲帶過日子。報道稱,據德國儲蓄銀行和票據清算協會計算,60%的德國家庭花光整月的收入,有時甚至需要動用積蓄,才能支付目前的開銷。
與此同時,法國總統埃馬紐埃爾·馬克龍9日呼吁“購買”和“食用”本國食品,理由是在俄烏沖突以及氣候和能源危機的背景下,農業和食品主權乃“所有戰斗之母”。
外貿人感知冷暖
作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和采購基地,義烏商家對于經濟冷暖的感知最強。
“疫情、通脹等因素對于國外消費者的影響正在慢慢顯現,購買力在下降。2020 年生意基本沒什么影響,2021 年差一點,今年就差很多。”浙江榮豐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季方榮表示。榮豐電子是一家美甲用品生產企業,主要銷往歐洲、南美洲地區。
公司今年上半年實現銷售額約為3000多萬元,相較于去年同期下滑50%~60%。“不主動追求銷售額,先活下去再說。工廠為了維持正常運轉,哪怕沒有利潤的單子也要接。因為一旦停產,工人會紛紛離職,要想重新招人,恢復到日常產量就很困難。”季方榮表示,此前的毛利率約為15%,現在下滑到5%~8%。
在運輸成本方面,季方榮表示,今年的海運費稍微下降了一些,但是跟疫情前相比還是很高。
同在義烏的吳永剛也覺得生意難做。“(今年以來的)外貿訂單總體減少了50%以上。”義烏市嚴昆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總經理吳永剛表示。該公司主要借助eBay、Shopee等電商平臺從事跨境電商出口業務。
提高產品的國際競爭力是關鍵
上海國際航運研究中心首席信息官徐凱表示,今年出口企業“一箱難求”的情況肯定不會再出現,但這并不意味著給制造業傳遞盈利的利好信號。在影響企業收益的關鍵因素中,運費占比極小,通常在集裝箱貨物價值的1%以內。
吳永剛表示,訂單數量下降的原因一方面是物流價格上漲、通脹導致國外消費者消費能力下降,另一方面也與自身產品附加值有一定關系。“現在公司在慢慢轉型,向價值高的貨品進行轉移。”
對于國內出口企業來說,徐凱認為,更重要的是貨物的國際競爭力和銷量,而歐美經濟衰退、通脹加劇,同時去年超訂貨物還要消化一段時間,購買力下降將會持續一段時間。
“要解決這一痛點,一是加強區域一體化,提升我國供應鏈物流的跨國管理能力,打通供應鏈的堵點;二是要培育更多優秀的中資跨國企業和品牌,提升制造業產品設計、創新研發能力,讓中國擺脫只是‘世界工廠’的標簽,推動‘中國智造’的高質量產品去吸引更多的國際消費需求。”徐凱說。
來源:浙江貿促綜合整理自環球時報、參考消息網、第一財經、新浪財經、海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