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總理李強4月7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推動外貿穩規模優結構的政策措施,審議通過《無人駕駛航空器飛行管理暫行條例(草案)》,決定延續實施國家助學貸款免息及本金延期償還政策。
會議指出,推動外貿穩規模優結構,對穩增長穩就業、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支撐作用。要針對不同領域實際問題,不斷充實、調整和完善有關政策,實施好穩外貿政策組合拳,幫助企業穩訂單拓市場。
想方設法穩住對發達經濟體出口
會議指出,要想方設法穩住對發達經濟體出口,引導企業深入開拓發展中國家市場和東盟等區域市場。
據海關統計,2022年,我國外貿結構持續優化,一般貿易進出口26.81萬億元,比2021年增長11.5%。我國對東盟、歐盟、美國分別進出口6.52萬億元、5.65萬億元、5.05萬億元,分別增長15%、5.6%、3.7%。東盟繼續為我國第一大貿易伙伴,占我國外貿總值的15.5%。
同期,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合計13.83萬億元,比2021年增長19.4%。我國與RCEP其他14個成員國合計進出口12.95萬億元,比2021年增長7.5%。
中國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經濟貿易系主任李春頂表示,從目前來看,我們與發達經濟體的貿易比重要明顯高于發展中國家。而且我國對發達國家出口產品的附加值也更高。
“另外,從外部環境來看,我國與發達國家的經貿合作面臨的不確定性因素更多。”李春頂表示,著力穩住發達經濟體市場對于拓展外貿增長空間將發揮更大的作用。東盟一直是我國非常穩固的貿易伙伴,短期內貿易格局不會有大變化。
日前,商務部國際貿易談判代表兼副部長王受文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世界貿易組織3月初發布了一個數字,國際貿易晴雨表的指數比上次公布的指數下降了4個百分點,只有92.2%,基數是100。“這個國際貿易的指數也反映了國際需求不暢通。從已回收的廣交會1.5萬家企業的問卷調查顯示,訂單下降、需求不足是遇到的主要困難,這和我們的預期是一致的,今年的外貿形勢嚴峻復雜。”
王受文進一步指出,我們也要看到中國外貿所具有的競爭力、韌性和優勢。中國的PMI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連續3個月位于榮枯線之上,我國物流指數已經2個月連續上升,上個月達到了55.5%,這說明國內的經濟在復蘇。國內經濟的復蘇,對我們產品的出口提供了推動力。
發揮好外貿大省穩外貿主力軍作用
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要發揮好外貿大省穩外貿主力軍作用,鼓勵各地因地制宜出臺配套支持政策,增強政策協同效應。
此前,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束玨婷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曾表示,從商務部跟蹤監測的樣本外貿企業情況看,已經出現了一些積極信號,特別是出口大省接單情況有所好轉。
束玨婷表示,外貿保穩提質的任務依然十分艱巨。商務部將持續密切跟蹤形勢,加大支持力度,全力推動外貿穩規模、優結構,主要開展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是穩住外貿訂單。
發揮駐外經商機構作用,做好貿易促進工作,支持外貿企業赴境外參展、對接洽談。支持中小微企業以多種形式參加境外展會。辦好廣交會等重點展會,加強對境外采購商的招商招展。指導企業用足用好出口信用保險政策,增強接單信心。
二是穩住外貿主體。
會同各地方、各相關部門指導企業用好普惠金融、穩崗就業等普惠性政策。發揮各類金融機構作用,進一步加大對外貿企業特別是中小微外貿企業信貸支持力度。
三是幫助企業解決困難。
充分利用好穩外貿相關工作機制,及時了解、推動解決企業遇到的困難問題,為企業發展營造更加良好的環境。
李春頂表示,外貿大省對穩住整個外貿基本盤發揮著重要作用。盡管內陸省份和中西部地區近年來發展很快,但東部沿海地區外貿占比更高,在外貿轉型升級過程中發揮著更加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國在穩外貿過程中,尤其要發揮好外貿大省主力軍作用。
來源:浙江貿促綜合整理自和訊新聞、時代財經、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