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紅豆醫用防護服車間擴產改造項目正式交付,交付面積達620平方米,可容納150名工人2班倒作業,日產醫用防護服可達4000套左右。與人們平日里的產品印象不同,面對隔離衣、防護服、口罩等醫療防控物資緊缺的形式,紅豆集團開啟了“跨界”生產之路。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醫用防護服可謂是這場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的戰“疫”中,醫護人員們最“頂級”、也最緊缺的裝備。工信部20日發布數據顯示,截至2月19日,國內生產企業近一個月累計向湖北運抵醫用防護服151.2萬件,據紅豆項目負責人介紹,全面量產后預計醫用防護服產能約為15萬件/月。這些醫用防護服將服從政府統一調撥,不對外銷售,是履行社會責任,支持政府疫情防控工作,紅豆的抗“疫”擔當可見一斑。
紅色情懷,彰顯社會責任
1月21日,就在鐘南山院士稱疫情存在人傳人的第二天,紅豆物業便全面展開防疫宣傳工作。1月30日,剛從國外出差回來的紅豆集團黨委書記、董事局主席兼CEO周海江通過錫山區委組織部向無錫市委組織部交納1000萬元特殊黨費助力疫情防控。在紅豆集團黨委的帶領下,各級黨組織和各部門各條線黨員干部始終頂在防控一線:集團旗下通用股份黨委緊急調配通用輪胎武漢銷售網絡,就近為支援火神山醫院、雷神山醫院項目建設車輛和救援車輛提供輪胎免費更換;集團旗下紅豆股份黨委第一時間向疫情防控一線醫務人員捐贈一批后勤保障服裝,包括300多套羽絨服和600多套內衣;紅豆國際無錫商業黨支部負責管理4個萬花城綜合體、1個超市和2個寫字樓,帶領各崗位人員一起奮斗在抗“疫”一線。從普通黨員到集團黨委書記,從集團黨委到各公司黨委、黨支部,紅豆集團上下一心,擰成一股強大的戰“疫”合力。
實業報國,展現硬核力量
2月1日,紅豆連夜成立防護服項目指揮部,圍繞實施技術改造,快速形成有效產能,制定實施方案。2月3日17:15,紅豆首套民用防護服成功下線。2月7日13:30,在繼緊急改服裝生產線為防護服生產線后,紅豆旗下紅豆運動裝公司籌備的隔離衣項目首件下線。2 月 11 日,紅豆繼日夜突擊轉產防護服、隔離衣后,首批 10 萬只日常防護型口罩順利下線。2月10日晚,生產一線傳來令人激動的消息,民用防護服日產超過3萬件。2月17日,紅豆醫用防護服獲批量產。2月24日,高速運轉短短10天,紅豆集團藥業公司醫用防護服車間擴產改造項目正式交付。
在緊急轉產的背后,普通人可能對“秒改”生產線并無概念,但產線上的工人們在接到擴產任務時,都把心提到了嗓子眼。從首件民用防護服下線到剛開始的日產1000件能再到日產1萬件、3萬件。公司在原有1個生產車間的基礎上,啟動多個生產車間,連夜發布“返工召集令”,頂著防護服面料緊缺,暫緩各車間原有生產計劃,交通運輸速度慢等各項壓力完成了擴產任務。2月17日,紅豆民用防護服日產達5萬件。與此同時,紅豆隔離衣日產達到3萬件。
防疫復工,堅定發展信心
大年初六,紅豆部分子公司就通過線上學習、線上辦公、線上營銷、線上直播等方式實現了網絡大開工。2月10日,在繼續做好科學防控的同時,紅豆各公司均安全有序復工生產。
疫情期間,紅豆也積極嘗試直播、視頻、微信社群、小程序分銷等線上新營銷方式。紅豆股份公司利用直播,針對門店人員開展《門店服務5s》直播培訓,參加培訓達1411人次;紅豆居家開展全員社交,在微信公眾號、微商城、朋友圈等陣地,將線下銷售場景切換成線上模式,提供更貼心、細致的服務。電商上線第三天,訂單包裹數突破4300個,第七天(2月10日)取得官方微商城單日銷售突破100萬的優異成績。
擔當使然,鑄就民族品牌
少有人知道的是,早在2003年“非典”緊急關頭,紅豆就火速將自有的服裝生產線改造成醫用口罩生產線,組織900名工人加班加點突擊生產,口罩日產量達20余萬只。從抗擊疫情反應速度來看,紅豆的“民族品牌”身份不僅僅產品硬核,關鍵還在于社會責任能力硬核,才能成功吸引一大批“紅粉”。
紅豆自創立之初就致力于弘揚傳統民族文化,彰顯國人的文化自信。紅豆文化深深地扎根于中華文化、吳文化、錫商文化的沃土,從中國傳統文化中汲取營養。取名“紅豆”,是從王維的相思詩中獲得靈感,寄托人們美好的愿望,象征著親情、友情、愛情,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彰顯著鮮明的民族特色。走出國門的品牌需要承擔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榮使命,是中國走向世界的一張名片,而品牌文化則是這張名片的底色。紅豆從2001年開始推出“紅豆七夕節”,以弘揚傳統文化為己任,迄今已成功舉辦了十九屆。
沒有一個冬天不能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面對突發疫情,紅豆集團始終秉持家國情懷,以流淌在血液中的紅色基因,牢記作為民族品牌的社會責任與擔當,用實際行動與國家和人民一起,堅定信念、共克時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