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埔寨小伙海星14日通過微信傳來訂婚儀式的照片。今年5月31日,他和未婚妻Srey ya被親友們簇擁著跪拜父母,交換戒指。儀式在Srey ya家舉行,那里距離海星工作的西哈努克港經濟特區只有3公里,兩人緣分正是因西港特區而結下。


微信圖片_20240715152655


每天早上不到7點,西港特區大門口車水馬龍,伴隨著人們的腳步聲、摩托車的“突突”聲、汽車的“滴滴”聲,約3萬人陸陸續續涌進西港特區開始一天的工作。西港特區由中國紅豆集團聯合中柬企業共同開發建設,從2008年起,這里從一片荒蕪之地變身為柬埔寨發展最快、影響最大、社會形象最好的國際化工業園區。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后,蓬勃發展的西港特區成為中柬務實合作的樣板。海星的人生,也因特區而發生轉折。


西港特區新圖1


2015年,22歲的海星從外省來到西哈努克市工作。當公務員的舅舅告訴他,西港特區公司與無錫商業職業技術學院要共同資助柬埔寨學生到中國留學。海星獲此消息后毫不猶豫報了名,當地人都知道西港特區的工作是高收入的“金飯碗”。經過層層篩選和3個月的漢語培訓,他和8名柬埔寨青年獲得了首批留學機會。留學期間的相關費用都由西港特區公司和無錫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共同資助,待他們學成歸來還可以入職西港特區公司。海星看過不少中國影視劇,但2015年12月留學生們取道上海到達無錫時,他還是感到震撼:“那是我第一次見到高速公路,路居然那么平,車可以開那么快。高樓大廈像家鄉的樹林一樣茂密,我的家鄉什么時候也能這樣啊?”正是在中國,他有了現在的名字海星,來自柬埔寨名字的音譯。


留學期間,除了專業課外,海星花功夫最多的就是學習中文。無錫商院的老師金銀記得,她為中國學生開設的影視鑒賞課上總能見到海星。


2018年6月,完成學業的海星到西港特區公司就職,從翻譯做起,迅速成長為公司物業部清潔副主管,管理著八九十名清潔工人,成為西港特區的“美容師”。每天,他要騎著摩托車巡查衛生死角,還要管理特區內280多家商戶。


西港特區新圖4


如今,第二批7名留學生正在無錫學習,更多柬埔寨學生的命運正因此而改變。從2012年起,特區一直致力于培養現代產業工人,先后有50余名來自無錫商業職業技術學院的中國老師為當地9萬人次無償提供語言、技能培訓。西港特區還是柬埔寨唯一擁有兩所高校的工業園區,中國政府援建的西哈努克省中柬友誼理工學院和江蘇省在海外設立的首個校企合作股份制應用型本科大學西哈努克港工商學院先后培養了1200多名學生。


西港特區的設立加快了當地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幫助當地消除貧困、增加就業。最先受益的除了在特區工作的人,還有周邊的村莊。離西港特區最近的布騰村,原來只有零星的茅草棚、鐵皮房,如今不少村民到特區工作,還有不少工人到村里租房,村里因此有了商鋪、藥店、服裝店、出租屋,兩條水泥路南北貫穿整個村莊,房屋也從小窩棚變成了兩三層的小洋房,有的自住,有的出租。海星告訴記者,就連原來不可想象的加油站也出現在村莊里,原來開雜貨店的Srey Mong看準商機,4年前把店鋪改成了加油站,又在路對面新開了一家雜貨店,圓了致富夢。


Srey ya也是中柬合作的受益者,她是特區內商鋪的供貨商。4年前,這位漂亮姑娘每天開車載著100多斤的新鮮豆芽、粿條來特區送貨,與管理商鋪的海星相識,兩個勤勞努力的年輕人就這樣因西港特區而相知相愛。


微信圖片_20240715144655


“中文流利,工作靠譜,樂于助人”,這是西港特區公司物業部經理祁玉碧對海星這個副手的評價。每逢中國援柬醫生走訪區內企業及周邊鄉村提供咨詢、保健和診療服務時,海星都會相伴左右當翻譯。


入職6年來,海星多次獲評西港特區公司優秀員工、標兵員工。2022年,他還被中國國際文化交流中心評為第二屆絲路友好使者。祁玉碧把海星當成接班人培養,他說:“培養當地人才,把管理崗位交給他們,把這里建設得更好。”


西港特區新圖5


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和中國企業的落地,深刻改變了西港當地的面貌。如今,已有來自中國、歐美、東南亞等地的188家企業(機構)落戶西港特區,企業數約占西哈努克省制造業企業的70%,創造了約3萬個就業崗位。


紅豆集團副總裁、西港特區公司董事長陳堅剛表示,未來西港特區將致力于打造300家企業入駐、8萬至10萬名產業工人就業的國際化樣板園區,進一步發揮對西哈努克省經濟“引擎”和工業引領作用,努力實現產城融合、產教融合、企業發展與社會責任融合,為構建新時代中柬命運共同體作出應有的貢獻。


來源:新華日報 http://newspaper.xhby.net/?act=article&aid=1348592&layountIndex=1&date=20240715&siteID=2&id=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