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手工小作坊發展為大型跨國集團,并在柬埔寨主導開發西哈努克港經濟特區,被譽為“一帶一路”上的樣板工程,紅豆用“八方共贏”的理念向中國、乃至世界傳遞文化音符、創新曲調、品牌強音,譜寫了一曲“美好企業”的奮進長歌。


2021年11月19日,在第三次“一帶一路”建設座談會上,作為江蘇省唯一的企業家代表,紅豆集團董事局主席周海江的亮相引起公眾關注。在此次高級別會議上,由紅豆集團聯合中柬企業、在柬埔寨早已聲名遠播的“西港特區”再獲習近平總書記高度評價。


在很多人眼里,一個曾以“內衣”和“西裝”家喻戶曉的服裝企業,怎么會與“一帶一路”產生密切關聯?這個“西港特區”背后,又有著怎樣的“中國故事”?而曾經以一件“護士衫”風靡一時的紅豆集團,近幾年又經歷了怎樣的轉型與嬗變?


帶著一連串疑問,企業全球化調研團隊走進位于無錫的紅豆集團。


“八方共贏”,

讓紅豆扎根千里之外


“紅豆”在無錫的常青不衰,離不開百年工商業文化的浸淫。


回溯到2000多年前,范蠡由官而商,為無錫種下工商業基因。及至百年前,以榮、唐、楊、薛四大家族為代表的民族工商企業,又使無錫成為近代最早的民族工商業發源地,也造就了現代無錫商界“愛事業,與人善,敢創新”的氣質、文化。


紅豆脫胎于一家鄉鎮作坊小廠,由紅豆集團創始人周耀庭的父親于1957年創辦。經過周耀庭和周海江父子倆30多年的接力創業,如今的紅豆集團,已發展成一個包含紡織服裝、橡膠輪胎、紅豆杉大健康、商業地產等在內的多元跨國企業集團。去年營收750億元,成為一個不折不扣的商業“常青樹”。


微信圖片_20220208154035

紅豆工業城全景



紅豆,因為唐代詩人王維的《相思》,而衍化為中國文化中的“寄情之物”。“情”,也就成為驅動紅豆這本“書”越寫越厚的文化內核。


由“情”及“愛”,愛黨、愛國,愛員工、愛社會,更由此衍生出紅豆獨特的“八方共贏”價值觀。所謂“八方共贏”,即實現與股東、員工、客戶、供應商、合作伙伴、政府、環境、社會(社區)等八個利益相關方的共贏。


這個“八方共贏”的理念,與新商業時代“美好企業”的理念可謂一脈相承。領教商學堂聯合創始人、CEO朱小斌曾提出企業的“新三座大山”之說,鼓勵企業家攀登三座大山。



- 第一座山


經濟價值之山( 賺取利潤 )



第二座山


組織價值之山( 組織紅利 )



第三座山


社會價值之山( 自利利他 )



美好企業就是那些想要翻越第三座山的企業。從這個角度來說,紅豆集團正是一家踐行“美好企業”理念的領先企業。近三十年在這一理念驅動下,“紅豆”不僅在江蘇無錫扎根成林,而且還跨越山水,在幾千里外的柬埔寨生根發芽、枝繁葉茂。


這個故事,要從2006年一次“無心插柳”的合作講起。


當時,在產品和品牌成功走出去之后,紅豆集團打算去海外建廠,并先后對泰國、巴基斯坦、蒙古、非洲等國家和地區進行深度考察,最終還是選擇了柬埔寨。


當時,紅豆想在中柬企業合作開發的當地產業園區拿500畝地,做個園中園。隨著深入接洽了解,它意識到其他企業“走出去”的需要以及政府部門的適時引導,中途“接盤”,轉而主導在柬埔寨的海外園區開發。


自20世紀90年代末中國企業嘗試建立海外經貿合作區以來,海外產業園區已經成為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和國際產能合作的重要平臺之一。其基本路徑是:在境外拿一塊地,劃一片園區,將企業聚集起來,“抱團出海”。然而,大多數園區仍處于建設發展的初級階段,面臨著外部環境不穩定、合作模式缺乏保障機制及缺乏系統性統籌規劃等挑戰。


在這種背景下,紅豆集團臨危受命牽頭在柬埔寨建設園區,既是企業自身發展的需要,也擔負了建設海外標桿產業園區的重任。


經過2006年和2007年的考察、選址等準備工作,最終在西哈努克省波雷諾縣西哈努克港附近選了一片長條形區域,總規劃面積11.13平方公里,取名為“西哈努克港經濟特區”(簡稱西港特區),2008年由柬埔寨首相洪森親自奠基。


微信圖片_20220208154052



之所以選擇那片區域,一是地價相對較低;二是交通便利,緊鄰四號國道,距西哈努克國際機場3公里,西哈努克港口12公里。三是附近還有一條淡水河,這條淡水河是西哈努克省的唯一一條淡水河。


西港特區所在的西哈努克省,被柬埔寨王國政府寄予厚望。在其2015年發布的《2015~2025工業發展計劃》中,西哈努克省被定位為綜合性的示范經濟特別區。2008年,洪森首相邀請時任紅豆集團總裁的周海江去其官邸時,說:


你們中國有一位老人到南方去畫了個圈,建成了一個深圳,我年紀比他輕,要把西港建成柬埔寨的深圳。


按照西哈努克省發展規劃,到2030年,這里要打造成柬埔寨沿海地區可持續發展級、世界最美海灘、多功能經濟特區樣板、國際進出口、國家發展中心、未來金融中心、同亞洲市場和全球市場來往的國家物流中心、與環境和諧共處的現代技術產業中心。


相信民心相通,

自上而下解決問題



然而,外人看來“順風順水”的西港特區,“實際上并不容易”。


以購買土地為例。僅這一項,就耗費了一年時間。柬埔寨的土地是私有制,西港特區所在的那塊地,涉及到300多個地主,要一家家去談。對于買下的土地,西港特區公司擁有永久開發權。


土地問題解決之后,接下來的基礎設施建設也不容易。


柬埔寨地處熱帶,西港特區當時所在區域除了一條四號公路,其余都是草木叢生的荒野。無路,無水,無電,無網。 


柬埔寨一年之中只有兩個季節,一半是旱季,一半是雨季,雨季雨水太多開工難,擺在面前的都是困難重重。當時開工已是雨季,但為了搶時間,爭速度,在確保施工安全和工程質量的前提下,土地“清表”、平整、砌筑排水排污溝渠管道、填筑道路路基等幾乎沒有停頓。沒有電,先用柴油發電機發電;沒有水,先自己打井抽水;沒有房,先建簡易工房居住。


此外,建設過程中還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問題。


一開始中方團隊建設團隊拿到土地后就砌墻圍起來,但是奇怪的事情發生了:前一晚剛砌好的墻,第二天就倒了。施工隊一開始沒注意,再把墻砌起來,然后第二天又倒了。如此反復之后,他們才了解到,當地人擔心荒地被開發后就沒有免費牧場放牛了。


了解到情況后,項目管理人員只好挨家挨戶去溝通。當時中方管理人員承諾:西港特區建成后,可以優先讓村民來工作,“你們靠一頭牛一年也就收入300美元,但是你如果來園區工作,我們保證三個月就能賺回一頭牛。”


后來的事實證明,西港特區建成后,中方不僅兌現了自己的承諾,而且帶給周邊村民的,比每月300美元的收入還要多。


扎根當地,用心贏得信任


西港特區剛開發時,其所在的默德朗鄉貧困率超過60%,村民主要靠種植農作物、打獵和打魚為生,基本過著靠天吃飯的日子。一年下來,全家人只能賺回一頭牛。


在當時的柬埔寨這樣一個農業國搞工業園區,挑戰非常大。


最大的挑戰就是人。有兩個層面:



- 產業工人


人才是最大的瓶頸



思想意識觀念問題



首先,園區剛成立時,當地產業工人及專業技能人才缺乏,因此,西港特區公司要做的就是從教育學習抓起。


最初,由西港特區公司的年輕大學生利用業余時間,去默德朗鄉小學免費授課。在柬埔寨,公立學校的學生從一年級到十二年級的學費和書費全免,家長每年只需支付約100美元的學雜費。但即使這樣,有些貧困家庭也無力承擔。


西港特區公司于是發起愛心結對幫扶活動,公司員工以“一對一”的形式,資助品學兼優但家庭貧困的學生。此外,西港特區公司還配合江蘇省政府及省紅十字會,為這所小學添置了電教室,圖書室,蓋起了教學樓、籃球場和供水平臺。


微信圖片_20220208154059

紅豆集團積極承擔社會責任

將“八方共贏”理念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為了讓當地村民快速轉型為專業的產業工人,西港特區公司聯合無錫商院開設了培訓班,先后舉辦中文、企業管理、市場營銷、國際貿易等21期培訓班,培訓7萬人次。


同時,積極推進西哈努克省中柬友誼理工學院及西哈努克港工商學院兩所大學在區內的設立、運營,其中,西哈努克省中柬友誼理工學院側重技能培訓,西哈努克港工商學院則以學歷教育為主。


還有語言人才問題。特別是中柬雙語專業人才更是稀缺。為解決翻譯人才不足問題,紅豆集團特地從北京外國語大學高薪聘請了一位泰斗級的柬語教授,到紅豆大學為國內員工做培訓,先后開了三期柬語班。


此外,西港特區公司還選派一批優秀的柬埔寨員工到紅豆大學學習,為人才干部的本土化打基礎。通過人才雙向培養,基本解決了語言問題。


在思想意識觀念提升方面,也需要一個長期過程。對一般村民而言,要讓他們認識到學習技能可以改變命運;對柬方合作伙伴和政府層面來說,要讓他們認識到紅豆投資西港特區不是短期行為,而是真的要扎下根來,服務于柬埔寨的經濟發展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價值觀。


此外,在園區運營管理上,西港特區公司也頗費了一番心思。


譬如,爭取中國商務部門的支持,邀請柬埔寨發展理事會、經濟特區委員會、商業部、勞工部、海關等部門的人員到中國來學習、培訓,這不僅提升了柬方政府官員對開發區建設的認知,而且使政府相關部門在西港特區設立“一站式”行政服務窗口的舉措順利落戶,為園區的招商工作營造了極佳的環境。


曾有一家園區入駐企業頗為感慨地說:“我們在西港特區建成之前,在柬埔寨跑了兩年,連手續都沒辦出來。但是進到園區之后,通過一站式服務,一個星期手續就辦妥了,馬上投入生產。”


隨著基礎建設的推進,西港特區內陸續修建了自來水廠、污水處理廠、熱電廠、員工宿舍以及鄰里中心等,相關的產業配套體系也逐步在完善。


經過十幾年發展,西港特區已吸引了來自中國、東南亞、歐美等國家及地區的近170家企業入駐,為當地創造就業崗位近3萬個。2021年1~10月,西港特區的進出口額在疫情下逆勢增長,達到近18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了近40%。目前,西港特區的工業產值對西哈努克省的經濟貢獻率超過50%。


《聯合早報》在2019年也曾以“一座城市兩個世界”為題,寫了西港特區的有序、祥和和幸福。


在紅豆集團調研過程中,不止一位高管告訴我們,疫情前每次去西港特區變化都很大,會發現周邊村民的生活環境在慢慢變好,“真的是肉眼可見的那種變化,每一年都不一樣”。


在西港特區內興利公司的一位員工錢索廷,以前是打魚的,基本上靠天吃飯。到了工廠后,每月收入穩定,還通過鉆研學習摸索出一套有效的工作方法,被命名為“錢索廷工作法”。后來他的妻子、弟弟也都去工廠上班,一家人日子過得紅紅火火,現在房子也蓋了,面包車也買了。


當地人在特區工作幾年的,基本上都建了新房買了車,成了有房有車一族。財富能產生漣漪效應,有人說自己家里建了房子買了車,其它工人也想造房子買汽車,內在動力有了,工作效率、工作態度和工作質量也都會得以提升。


為了積極履行企業社會責任,在當地講好中國故事,西港特區公司還專門發起成立一個柬中友誼公益志愿者聯盟,當地只要哪里出現困難,就有西港特區志愿者的身影。特別是疫情期間,紅豆集團自制防護服、口罩和隔離裝備,第一時間捐助柬埔寨紅十字會100萬只口罩。


微信圖片_20220208154104

西港特區工業產值

對西哈努克省的經濟貢獻率已超過50%



如今的西港特區正在尋求產業升級,打造特區2.0升級版,由前期的紡織服裝、箱包、皮具、木制品等中低端、勞動密集型產業,向更具科技含量和更高附加值的產業轉型,希望引進更多龍頭企業入駐園區,帶動園區產業鏈的發展,進而助推西哈努克省創新、開放經濟的騰飛。


這就是“八方共贏”理念在西港特區的成功實踐。這一實踐證明,海外園區不僅可以建成,還可以建得非常成功。而這一成功是建筑在“民心相通”、“互利共贏”基礎之上的。它還為“一帶一路”倡議豐富了更多內涵:即“一帶一路”不僅是和平之路、繁榮之路、開放之路、創新之路、文明之路,還是一條“連心之路、共贏之路”。


后記


中國有句古語: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紅豆集團主導,聯合中柬企業共同開發建設西港特區,如何從一個無水、無電、無路、無網的荒灘,發展成為一個國際化的標準工業園區?又是如何讓當地人從不信任,到真正感受到真心實意的溫暖?以下幾條經驗值得借鑒。


第一,兩國關系友好。


第二,兩國對應政府部門的支持。在一國投資,沒有當地政府的支持可謂寸步難行。包括柬埔寨發展理事會和我國的商務部的溝通合作,西哈努克省和江蘇省結成友好省份,西港市和無錫市結成友好城市等各政府層級之間的互動交流,為園區的順利發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在兩國領導人支持下,雙方召開了多次高層協調會,西港特區的很多問題可以拿到高層會議上得到解決。


第三,牽頭企業自身的理念和經驗。紅豆集團作為西港特區的牽頭公司,本身在國內有4.2平方公里的工業園區運營經驗。而且西港特區公司一直堅持貫徹“共同富裕、八方共贏”理念。尤其是在西港特區建設進程中,“八方共贏”理念貫徹始終,在柬埔寨實實在在地做到了。


第四,做到遵紀守法,尊重當地民風習俗,文化包容,積極履行社會責任。西港特區公司聘請當地律師作為常年的法律顧問,并為園區內各方面人員做培訓,提升法律意識,做到合規經營,建立合規體系。同時,在經營管理過程中堅持人才本土化,在文化建設上尊重當地習俗,入鄉隨俗,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建立好與當地良好的和諧可持續發展關系。


微信圖片_20220208154109


作者:蘇慶先
來源:琮領教商學堂